中 国 第 一个海洋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双岛湾科技城
烟威组团一 体 化中枢
双岛湾科技城是威海市区发展的新区
也是市区仅存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 点
01 区位概况
威海市位于胶东半岛zui东端,北东南三面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西与烟台接壤。
双岛湾位于威海与烟台交界地带,是威海千公里幸福海岸的西端起点,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海滨资源丰富,是威海市的西大门。
02 规划范围
科技城总体范围东临沈阳路和规划中的K1快速路,西接新初张路,南以凤凰山路为界,北至黄海。烟威高速从区域北部穿过,至威海市区20km,至烟台市区60km,规划总用地约41.2km2。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21.18km2,主要涵盖环湾东西两岸、中央智慧岛以及南侧埠前河周边地带。
03 现状条件
交通便捷的城市门户
双岛湾科技城作为威海的形象门户,位于威海与烟台交界处,紧邻烟台市牟平区,是实现“烟威一 体 化”的重要节点。
基地区域交通十分便捷,烟威高速在北侧东西向贯穿用地,并设有两个立交出入口,其它主要现状道路:初张路、沈阳路、和兴路、凤凰山路等,路况较好,很好的组织了区域交通。
04 相关规划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双岛湾科教新区的职能包括生态化海滨旅游度假、教育科研、高科技研发等。
双岛湾科教新区:规划在泻湖西部、南部、东部分别布置高科技企业和教育科研机构,远期发展成为威海西部科教新区,并力争成为区域重要教育科研基地。规划双岛湖分为科教区和泻湖环境区两部分,保留泻湖湿地面积约500hm2,在滨水沿岸预留40-300m宽度不等的公共绿化景观带。
“六大重 点区域”拉开一 体 化发展的大框架:
双岛湾科技城
好运角旅游度假区
威海南海新区
乳山滨海新区
东部滨海新城
里口山风景名胜区
05 技术路线
双岛湾以打造22世纪理想城市为目标,为科技城描绘了宏伟蓝图——突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发展特色产业,交通和能源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实现健康乐活的生活方式,展现城市个性。
总体技术路线提出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为两个方向,梳理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目标导向,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基地的空间特质,通过景观界面、公共空间、特色区域等要素的控制,塑造城市个性;问题导向,以用地优化为根本出发点,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布局结构下,提出土地利用、交通组织、海湾岸线、开发策略等几个层面的优化建议,构筑城市支撑体系。
整体规划
名流·海岸山庄依托双岛湾科技城,总规划面积约200万㎡,拟分为六期开发,是双岛湾科技城乃至威海市区的人居大盘。项目为,依托双岛湾优越的山、海、湾、岛、泉、林及湿地资源,顺承双岛湾生态宜居区功能规划,汲取传统海居生活之教训,着力打造“中国第二代海居生活示范区”。
项目一期积极倡导传统的邻里发展模式,以人性化为基础要求,追求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自然性、生活性的和谐统一,力图通过精心的策划,精当的布局,创造的环境,体现精神的文化,塑造具有城市生活氛围,完整紧凑的海居生活社区,构筑更合理的城市空间。一期整体占地约13万㎡,整体建筑面积约15万㎡,主要规划有别墅、小高层及高层等产品,容积率1.4,绿地率44.6%。
双岛湾名流城双岛湾名流城
建筑规划
地块根据功能使用划分为两大块,沿中央景观轴线以西以小高层住宅为主,西侧沿街考虑了高层住宅,有节奏分布;沿中央景观轴线以东以低层及小高层住宅为主。功能合理划分,既避免了对山体景观的破坏,又塑造了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
住宅建筑以高层、小高层及低层住宅为主,高层及小高层层高为2.9米,低层住宅层高为3.3米,建筑朝向以东偏南为主,充分满足采光的需求,让阳光充满居家的每一空间。